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原标题: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业需有实招
江苏工院在南通首批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培养的一批90后、00后已成为养老护理院的中坚力量。“从乏人问津到供不应求,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争着要。”江苏工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亚鹏说,近年来,养老服务专业的报考学生和就业率一路走高。(江海晚报)
眼下,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,养老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焦点话题。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,这既关系着老年人的晚年幸福,又关系着老年人的家庭幸福。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,养老服务需求随之增加,养老服务业应运而生。
众所周知,养老服务业不仅仅是给老年人喂饭、洗澡、洗衣服、看护等简单的“伺候服务”,也需要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护理知识、医药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等专业服务。只有既提供“伺候服务”,又提供专业服务,这样的养老服务才是周到的、全面的,老年人才会更满意、更幸福。
然而,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,养老行业人才匮乏现象由来已久,严重制约着养老行业的健康、良性、长足发展。一方面,许多职业院校、大学,包括一些中职学校,由于报考学生少,因而养老专业设置也严重偏少,结果导致专业人才严重匮乏。此外,调查显示,一些养老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不愿意到养老院求职,即便到岗,第一年流失率达到30%,第二年50%,第三年70%,甚至更高。另一方面,由于从事老年服务业的待遇不高、社会认可度偏低,缺少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,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,甚至敬而远之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从“增进民生福祉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”的角度阐述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,即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,优化孤寡老人服务,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”。笔者以为,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,非常关键的是需要有源源不断、具有专业素养的年轻人加入养老机构工作队伍。
当然,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业,还需有实招。一方面,既要加快人才专业化、体系化培养,增强养老职业荣誉感和社会地位,又要相关部门提供服务人才就业、创业、市场环境、人才管理等政策保障。另一方面,要尽快出台人才奖励新政,通过福利待遇的提高、社会认可度的提升、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增强,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业。如此多管齐下,才能真正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业之后,不但“留住人”,而且“留住心”,从而彻底改变养老机构人才“不愿来、留不住、干不长”的尴尬局面。(廖卫芳)
关键词: